《帝国时代4》翰林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建筑,翰林院如何进行种田收税?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《帝国时代4》中国翰林院种田收税布局。
如题,第一次看到翰林院的设定时就感觉会产生不少关于建筑布局的研究,不过发售快一个月了似乎没看到比较详细的讨论,那么我来抛砖引玉吧。本贴的目标是在有较大规模种田村民的情况下优化税收效率,在金矿枯竭后维持稳定的资源流
首先是测试的的一些基本数据:
关于税金,每个村民每次存放会给建筑增加1税金,翰林院加成后为2;税官来往于建筑和城镇中心之间收税,翰林院升级后一次最多携带40,若收税后不满40会继续收税;每个建筑被收税后有半分钟的CD,所以优化的一个重点是把税金平均分散到多个建筑中
关于种田,以下测试数据默认为所有科技解锁且包含一层谷仓增益(朝代为元朝或者明朝,元朝有移速加成而明朝多一层古代科技增益,最终数据相差不大,元朝略优),当农田紧挨着磨坊(包括角对角)时,平均存放频率约为 2-2.1 次每半分钟;当农田紧挨着谷仓,平均存放频率约为1.8-1.9次每半分钟(角对角时为1.7-1.8),大概是因为磨坊面积较大导致存放时路程更远,可见谷仓的价值主要在于提供增益,作为存放点其实不如磨坊
接下来有几个优化目标:
1. 让村民多得到谷仓的增益
2. 让农田靠近存放点
3. 让存放点靠近城镇中心
4. 让农田远离城镇中心
5. 让存放点的收集量保持相对平均
6. 让存放点保持在翰林院影响范围内
于是粗略设计了几种方案,分别对应64村民,48村民和32村民的情况,三种方案都包含3命官收税:
64村民:
让谷仓尽量分散放置,同时用磨坊补充存放点缺口,此时所有农田都至少覆盖了一层谷仓增益,并且至少与一个存放点相邻;不过由于存放点比较分散,设置了三个城镇中心来收税
统计10分钟的平均收益,元朝时是470税金/分钟;每个村民的平均收益是7.35,相比2.1*2*2=8.4的理论收益还有提升空间;明朝时由于税官移速变慢,效率下降了约10%,为430/分钟
48村民:
相比64村民的方案更加关注紧凑性,缩短收税路程,元朝时平均收益为364税金/分钟,每个村民的平均收益是7.58
32村民:
由48村民方案精简而来,易于拓展,元朝时平均收益为272税金/分钟,每个村民的平均收益是8.5,由于一半的农田被至少两个谷仓增益,平均收益要高于单谷仓条件下的理论收益
还可以算出从32村民提升到48,以及48到64的边际收益,分别为5.75和3.3税金/分钟,看起来32村民的方案还是可以在实战中一试的,而64村民以上大概只有在沙盒塔防之类的特殊场景才有意义吧
而和金矿的收益相比,32村民的272每分钟收益甚至小于4个满科技矿工的效率,所以在金矿枯竭前还是不要指望税收了
好啦,以上就是本期攻略的全部内容啦,希望对你有帮助哦。更多游戏攻略请关注一起游戏(17275.com)。